Posted in Mr. Friday, Web 2.0, 圖書, 專欄, 網路新聞 on Jul 13th, 2009
Posted by Mr. Friday Chris Anderson,何許人也? 在半年以前,一些見多識廣的人會這樣回答你:「喔,他是Wired的總編,而且還是暢銷書”長尾理論”的作者!」 不過…現在呢,如果你再重問一次,答案可能就不一樣了。 「他是Wired的總編,是暢銷書”長尾理論”的作者,但是最近新書Free…惹上很多麻煩…。」 什麼麻煩?容我說明一下吧。〈註:本篇是超長的八卦懶人包,慎入〉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Thursday, Web 2.0,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on May 4th, 2008
Posted By Mr. Thursday 當我們吃完飯沒付錢就走出餐廳,餐廳老闆可能會追出來。當我們撘公車沒有付車錢,公車司機可能會追下來。大賣場可能會有試吃,可是如果我們帶了一碗白飯,一邊把試吃的東西當成配料,大賣場的老闆可能也會走出來了。免費的東西,在生活中似乎不多見,至少大部分的東西,尤其是實體的東西,像是吃的穿的,和需要人力的服務,都還不是免費的。然而數位內容或是資訊服務,因為複製成本和網路散佈成本的下降,變成幾乎是免費的。對消費者來說,免費當然好,可是對內容提供者來說,這就不好了! 現行的解決方式有廣告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也就是說,消費者仍然免費取得內容,但是會收看廣告,另一方面,內容提供者則是由廣告商或得收益。其他方式還包括和硬體一起銷售,或是和網路業者拆帳。然而上面這些方式,總歸一句話,就是讓消費者的錢,從其他入口進來,無論是廣告商、硬體製造商、或是網路電信業者。然而除了讓收入轉個彎從其他地方進來,是否還有其他商業模式,讓消費者免費取得內容,讓複製成為合情合理的事情,卻也不會讓數位內容的產業消失呢?在這邊我提出一個想法和各位分享,也許還不行的通,但是可以繼續腦力激盪,或許可以有更好的商業模式可以一起思考出來!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March,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音樂 on Feb 25th, 2008
Posted by Mr. March 繼之前Songza:線上免費聽音樂!這篇文章後,今天我們我們要來介紹的是 Gimado 這個網站: 這網站所提供的功能跟我們之前介紹過的 Songza 很相似,一樣是使用者搜尋歌曲,然後它讓你可以免費的聽音樂,但是這兩個網站還是有些差異,這個網站並不像 Songza 可以排歌單,而且也不能使用中文字來搜尋,但是他有一個比較厲害的地方,那就是你不但可以在線上聽,而且還可以把整首歌下載回來!而且實際測試過後,他的速度也並沒有很慢,算是一個不錯的網站。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Business, Mr. Saturday, 專欄,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on Jan 26th, 2008
這個消息恐怕會讓很多人失望,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 的老大梅鐸昨天決定,將維持網站收費訂閱的機制,暫時不全面開放網站上的內容免費給使用者瀏覽.不過他承諾會持續增加免費的內容,讓沒付費的讀者也有更多東西可以看.但是他也不排除之後的付費機制會更加昂貴.總之,要想從華爾街日報網站看到精采的文章和重要的資料,請繼續付費吧.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Monday, Web 2.0, Yahoo!,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音樂 on Jan 13th, 2008
環境的確改變了,然而我看到唱片公司的掙扎手段卻只是將他們的脖子勒得更緊。近日,唱片公司又再談論著是否應該藉由稅收來補貼他們的損失。我的觀點如同 Michael。唱片公司在未來的角色應該是負責行銷、舉辦演唱會以及販賣周邊商品,至於音樂本身,就留給大眾吧! 如果是要用固定稅收來 “補貼” 他們的損失,恐怕是飲鴆止渴。固定稅收,也就意味著固定收入,有就意味著有限度的餅,大家的才華將會用於爭奪有限的餅,而不是用於創作更美好的音樂來開拓更大的餅。至於創作的誘因也因為固定收入而隨之消逝。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Monday, 生活 on Jan 5th, 2008
Posted in Mr. Monday,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Dec 16th, 2007
Posted by Mr. Monday 方才在分享網路 2.0 上面看到了盜盜介紹了微軟推出 Live Search 中文地圖服務,就上去玩了一下,發現速度方面實在有夠慢,不過地圖倒是非常清楚,相較於 Google Map 在中國的服務,微軟可說是大大勝出。除了地圖查詢以外,還支援了 11 個城市的公車路線搜尋,包括了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天津市、重慶市、武漢市、西安市、南京市、杭州市以及成都市。至於準確度,在文章回應中可以發現微軟目前的資料跟現在的狀況是有些距離的。另外一個小缺點就是只支援了簡體中文的查詢 (當然,繁體中文的人口在這片廣大的土地上面是微不足道的)。另外也支援了地圖蒐藏服務。 當然比較讓我驚奇的地方是,今日微軟竟然速度還比 Google 快。難不成,Google 巨大化之後速度也跟微軟看齊了? 我實在該被抓起來打屁股,感謝 Houghost 的補充: 其實Google也早就有很詳細的中國地圖 只是沒跟http://maps.google.com/ 放在一起 而是獨立於另外一個網站… http://ditu.google.com/ —————- 我試了一下,Google 的地圖服務比 MS 的快上不少,雖然還是有些慢,不過,Google 地圖服務支援繁體中文搜尋 🙂 光這一點我就買 Google 的帳了:) 資料來源: 分享網路 2.0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