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路公司身價排行榜
Posted in Mr. Monday, 關於網路產業 on Oct 27th, 2007
最近網路界的大新聞大概就是 Microsoft 以 2.4 億美金併購 Facebook 1.6 %的股份,因此使的 Facebook 的身價暴漲到 150 億美金。不過第一名 Google 的市值更是誇張: 2 千 1 百 1 十億美金! 這麼高的股價,我看大頭們應該都開始紛紛套現了吧。
網路, 產業, 資訊, 觀察, 生活, 電影, 技術, 新知, 科技, 媒體, 趨勢, Web 2.0
Posted in Mr. Monday, 關於網路產業 on Oct 27th, 2007
最近網路界的大新聞大概就是 Microsoft 以 2.4 億美金併購 Facebook 1.6 %的股份,因此使的 Facebook 的身價暴漲到 150 億美金。不過第一名 Google 的市值更是誇張: 2 千 1 百 1 十億美金! 這麼高的股價,我看大頭們應該都開始紛紛套現了吧。
Posted in Mr. Monday, Web 2.0, 專欄,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on Oct 23rd, 2007
而且,大部分人上網真的就只是看資料、找資料,而不是去幫你 “補充資料” 。在前面 Mr. Monday 已經描述過了,如果使用者會幫你 “補充資料”,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自利行為;另外少數的就是熱心過頭,就像 MMDAYS。不過熱心過頭的人比較喜歡搞公益,並不喜歡幫你的服務賺錢。
以 MMDAYS 來說,MMDAYS 嚴格說起來就是一個專門產出內容的網站,讀者為什麼會喜歡來光顧的我們的網站? 因為我們持續而努力的產出對讀者有用的訊息。我們除了樂於分享以外,我們還瞭解 “資料是王” 以及使用者、讀者都不是傻瓜。
Posted in Mr. Saturday, Web 2.0, 專欄,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電腦科學 on Oct 23rd, 2007
Posted by Mr. Saturday 剛剛看了這篇很棒的文章 Forget Platforms And Applications, Data Is The Real Asset On the Web,心有所感所以趕緊寫下了這篇文章,如果各位讀者懶得看該篇文章,那我在這邊就稍微提一下該篇文章的內容,之後再說說我自己的看法.這篇文章講的東西呢,用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資料為王.什麼意思呢?是這樣的,這篇文章的作者觀察到現今網路上的新興網站,大多著重在平台 (platform) 和應用 (application) 本身,卻忽略了在 Web 2.0 的網路時代,最重要的是資料,而不是花俏或是功能強大的平台.也就是說,Web 2.0 本來的重點就在於使用者回饋,使用者產出以及使用者得到回報,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在於使用者幫你累積的資料,而不在於你的平台本身,平台本身,一但缺了使用者和資料,在現在的網站時代是毫無價值的.
Posted in Business, Case Study, Mr. Saturday, Web 2.0, 專欄,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on Sep 16th, 2007
Posted by Mr. Saturday Internationalization 和 Localization:國際化與在地化 大家都知道網路是不分國界的,但是網站是不是不分國界呢?其實答案就不一定了,而我個人認為大部分的網站都是有分國界的,這些國界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國界;這些國界是存在於我們的語言、使用習慣和文化之中。 舉 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 的網站為例:在美國,大家用的是 MySpace 和 Facebook;在英國,大家用的是 Bebo;在日本,大家用的是 Mixi;在中國,大家都用 QQ (雖然 QQ 並不是像 Facebook 那種純 SNS);在台灣,很不幸,最多人用的是功能破爛的丁丁大站。甚至以搜尋引擎為例也是:在美國,大家用 Google;在韓國,大家用 Naver;在中國,大家用百度。 我曾經 Google Asia Tech Renaissance 這篇文章裡面提到過 Google 想要跨入亞洲市場的掙扎和困難,一方面是該文之中提到的進入亞洲市場的時間太晚;另一方面就是我這邊談到的網站國界問題。我們必須意識到,任何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都是相當難以改變的,如果你的網站牽涉到很大程度的使用習慣的改變,那麼也許你必須三思,這種習慣的改變是不是使用者願意接受的,你的服務是不是真的值得使用者去改變自己的習慣?亦或是讓使用者一看到就轉頭一走了之?
Posted in Mr. Saturday,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on Feb 17th, 2007
Posted by Mr. Saturday 在美國要找房子租,很多人會使用 Housingmaps 這個結合 Google Maps 以及 Craigslist 的線上服務,Craigslist 應該大家都耳熟能詳,是一個讓大家免費在線上登分類廣告的服務,在1995年由 Craig Newmark 創立於 San Francisco Bay Area。Craigslist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現在全美國已經有了九個分站,但是上面 99% 的廣告都是免費登的,Craigslist 唯一的收入來源是求才分類廣告。 到了 2005 年,有個聰明的人叫做 Paul Rademacher,他為了在矽谷找一間房子住煩惱不已,逛遍了各個網站尋找房屋出租的消息,然後一筆一筆資料輸入 Google Maps,把房屋的地圖印出來。他發現這樣做相當麻煩,這些枯燥的重複性工作應該交給電腦去做才對,於是一個創新的點子就這樣蹦了出來,他想到 Google Maps 本身已經有開放的API可以給廣大的網民開發自己的地圖應用服務,又想到 Craigslist 上面已經有著無數的租屋廣告,所以他把這兩者結合,創立了housingmaps這個服務,使用者想要照找房子,只要從簡單的介面上點選 city 和 price,來自 Google Maps 的地圖就會顯示出該城市周遭租屋的資訊和房屋位置。 這樣子一個結合 Craigslist 的 Content 和 Google Maps 的平台的類似的應用,就叫做 Mashup, housingmaps 可說是早期 Mashup 的鼻祖之一(不過所謂的早期,也不過是前年才發生的事情,可見網路發展的快速。),後來引起相當多的人跟進,以同樣的手法在網路上開發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