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悲慟的一堂課?
Posted in Mr. Friday, 在地Taiwan, 觀點, 關於政治 on May 7th, 2010
不想說太多,各位請自己看圖,感受一下所謂的”昨是今非”,或者”昨非今是”。 同一位官員,三年前的報導卻是…
網路, 產業, 資訊, 觀察, 生活, 電影, 技術, 新知, 科技, 媒體, 趨勢, Web 2.0
Posted in Mr. Friday, 在地Taiwan, 觀點, 關於政治 on May 7th, 2010
不想說太多,各位請自己看圖,感受一下所謂的”昨是今非”,或者”昨非今是”。 同一位官員,三年前的報導卻是…
Posted in Mr. Friday, 娛樂, 影片 on May 6th, 2010
真的是三分鐘內唷!(實際時間為二分十三秒) 以前一直不懂為什麼美國人這麼喜歡樂高,Youtube上還有一整票的樂高影片。但是看完這部濃縮版的星際大戰,突然也覺得樂高有趣了起來。 Mashable評論道:如果原版電影也這麼短就好了,否則當初我男朋友抓我去看西斯大帝的復仇時,我的怨言不會這麼多…。 註:本篇標題模仿自王立第二戰研所: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雖然跟本文無關,但也推薦閱讀該文。
Posted in Mr. Friday, Plurk, Web 2.0, 網路新聞 on Apr 30th, 2010
果然軟體工程師,還是要吃自己的狗食,常用自己的產品,才會有更多的想法。 親愛的各位讀者,請拿起你們的智慧型手機,攤開您的大手,打開瀏覽器鍵入 http://plurktop.mmdays.com/m 這一串長得讓人傻眼的網址,告訴我一下使用感想吧! ↑手機版的plurktop網頁,八小時回顧榜
Posted in Business, Facebook, Mr. Friday, 專欄, 網路新聞 on Apr 28th, 2010
前天寫了一篇「當 Facebook統治了世界,你還有隱私可言嗎?」,似乎嚇到了非常多人。該篇文章將我個人內心深處最擔憂的事情,以最具象的方式呈現出來。不管是噗浪、推特,或是臉書上,都有非常高的轉貼次數。這些留言我都看過,很多人覺得恐懼,也有不少人認為我說得太過火了。 你的網路身份是什麼? 前一篇文章的眾多留言裡面,我看到一些值得一談的觀念。那就是關於「你到底用什麼帳號」。 有些人說,資訊放上了網路, 就不要認為它是安全的。還有些人說,所以他都填假資料。 這些觀點也許都對。不過我們觀察美國上網行為的演變,的確可以觀察到一個趨勢:『你使用的服務越來越多,但是帳號登入動作越來越少』。這無關乎你到底在申請時填了多少假資料,而是說你是否是「有知覺地在管理你的網路身分」。
Posted in Business, Facebook, Mr. Friday, Web 2.0, 專欄,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Apr 24th, 2010
電影「楚門的世界」裡面,男主角楚門,一直活到了30多歲,才赫然發現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每一刻,都活在攝影機底下,一舉一動都被全世界所有人窺探著。 這部帶有醒世意味的電影拍攝於1998年,當年許多觀眾雖然對這種無所不在的窺探感到恐懼,但是總覺得好像還很遙遠。 一轉眼,12年過去。這樣的日子卻越來越近了。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Posted in Business, Facebook, Mr. Friday, Web 2.0, 專欄, 網路新聞,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電腦科學 on Apr 23rd, 2010
多年來做網路技術研究的人,大概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天是以這種形式到來。昨天Facebook的F8會場上,Facebook宣布推出一種新的技術標準〈叫做Open Graph API〉與新的資料政策,為語意式網頁〈原文叫Semantic Web〉的到來揭開了序曲。然而我非常好奇到底有多少了解語意網技術的人,內心對Facebook此決定沒有感到一絲害怕。我非常敬佩的國外專業科技網誌ReadWriteWeb作者Marshall Kirkpatrick,在新文章自陳,他對於Facebook新政策的感覺是:這太嚇人了〈This is scary〉。 我想我可能沒辦法鉅細靡遺地跟所有讀者解釋這完整過程是怎麼一回事。原因在於,Semantic Web一直處在資訊學院的科學研究殿堂,看似艱深的內容讓大眾一直敬而遠之,甚至連我自己也只是對此一知半解(我研究領域也不是這個)。所以當Facebook今天邁向這一步的時候,很多人一時之間也搞不懂這是怎麼一回事。
Posted in Business, Case Study, Mr. Friday, Twitter, 專欄,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Apr 20th, 2010
在上週眾多新聞裡面,或許這項新聞不是最突出的,但是這也的確夠讓許多Twitter應用的開發者心寒的了:就是Twitter收購Tweetie的消息。 可能有的人覺得奇怪。網路世界不是早就有很多收購案嗎?像是Google買Youtube、Yahoo買Flickr,網友早應該見怪不怪不是嗎?為什麼說心寒呢?這要從Twitter之前的策略開始說起。 早前,Twitter曾經在很多公開場合傳達過這樣的訊息:Twitter會把重心放在核心功能的開發〈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網頁版功能〉,至於其他的應用,Twitter會公佈API,讓所有有興趣開發第三方應用程式的人盡情使用,創造出各種可能。 Twitter這樣的作法,是網路時代非常標準的開放平台策略。我們曾經在幾年前就不厭其煩的寫過開放平台、集體創新這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