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Thursday在介紹機率的一篇文章中,談及人們可以利用期望值的概念,對不確定的事情的價值進行估算。這次我想談談一個和期望值有直接關係的悖論 – 聖彼德堡悖論﹝St Petersburg Paradox﹞ 聖彼德堡悖論所提及的情形是這樣的,如果現在有一個遊戲,首先擲一個銅板,如果擲出正面,你便會得到1元,這樣遊戲便結束了。但如果擲出反面,便要再擲一次,如果在這個時候擲出正面,便賺2元﹝2^1﹞,同樣,擲出反面的話便要再擲一次。在如果在這次才擲到正面,你便得到4元﹝2^2﹞,如果是反面則再擲,一直繼續,直到擲出正面才結算。 總括而言便是「出現反面便再擲,如果出現正面你便得到x元,x是2的n-1次方(x=2^(n-1)),而n則是一共擲了多少次」。 這個遊戲的結果是一種「不確定的事情」﹝因為我不知道會出現多少次反面啊﹞,人們如何估量這種事情的價值?換句話說,就假設這個個銅板真是是1/2 機會出現正面,1/2 機會出現反面,你會願意付出多少錢來換取可以參加這個遊戲的權利?
Category Archive for 'MMDays 作者群'
金融海嘯襲來,Web 2.0即將邁入寒冬?
Posted in Business, Google, Mr. Friday, Web 2.0,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on Jan 31st, 2009
Posted by Mr. Friday 〈註:本文已發表至Download!網路密技王No.8〉 最近半年來,打開電視新聞,如果不是在播報哪間公司快倒閉、哪間銀行負債累累,大概就是要播送股市一片慘率、投資人一臉沉重的模樣了。身處在號稱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當中,讓我們這些關心網路產業的人,也開始擔心起這會不會對才剛從達康泡沫中站起的Web 2.0產業造成大衝擊?其實標題的問句,幾乎已經可以改成肯定句了。 創投看壞、投資人沒信心 在2008年的10月份,金融風暴導致大銀行紛紛倒閉的同時,Wired雜誌就曾經以「The End of Web 2.0 ?」為題,預先警告大量仰賴創投資金生存的Web 2.0產業危在旦夕。 為什麼呢?Web 2.0產業裡的幾名佼佼者,例如Youtube、MySpace、Facebook、Digg、Twitter,雖然各自擁有大批死忠用戶,但是一直以來他們的獲利能力卻一直無法與用戶人數成正比,只能靠著Venture Capital募集來的資金維持主力營運;但是現在,這些幕後出資的大老闆們都自顧不暇了,哪還有餘力管得了這些Web 2.0網站?
GPS 淺介
Posted in Mr. Retro Day on Jan 30th, 2009
近年來,GPS 可說是發展相當迅速的一個產業,除了以往的車用導航專用設備外,PDA 也加入了 GPS 功能(雖然 PDA 功能也被併入手機內了),而手機內建 GPS 功能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連相機也要內建 GPS 定位功能。 本文將介紹 GPS 的原理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柏克萊大學開辦Starcraft課程!
Posted in Mr. Friday, 娛樂, 網路新聞, 關於教育, 電玩, 電腦科學 on Jan 30th, 2009
Posted by Mr. Friday 是的你沒看錯!鼎鼎大名的美國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即將開辦課程,研究星、海、爭、霸! 以下是來自這個網址的新聞:〈括號內為敝人不負責翻譯〉 Course Description: UC Berkeley students with an interest in real-time strategy games and the competitive gaming landscape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class. 〈對星海爭霸這個策略競賽遊戲有興趣的UC Berkeley學生歡迎報名此課程〉
《愛在日落巴黎時》:最扼腕的錯過
Posted in Mr. Tuesday, 專欄, 電影 on Jan 29th, 2009
《黎明破曉時》寫的是最完美的「遇見」,《日落巴黎時》則是嘆最扼腕的「錯過」。那曾有的靈魂悸動一直都在,但整整九年的流逝卻是難以追回的。世故、成熟、細膩而又彼此瞭解如他們,要如何面對這樣的現實?
《愛在黎明破曉時》:最完美的遇見
Posted in Mr. Tuesday, 專欄, 電影 on Jan 28th, 2009
因為溝通是如此地充滿可能,我們才會在一生中不斷地尋找能夠互相訴說的,能夠彼此傾聽的,能時而頜首地同意、時而耐心地辯談的,讓自己像打乒乓球一樣過癮的他者。 雖然已經十三年過去了,但此時此刻,若要選出一部「ALL-TIME」的愛情經典,我相信《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依舊會出現在許多資格比我老、眼光比我透徹的前輩的名單上。對至愛銘心的嚮往、靈魂頻譜的共鳴與交集,儘管是無數詩歌與戲劇、耽美的意象所追尋的命題,但在這過去的十三年裡,再無一部片能追上它的質純與細密。那完整地從交會、尋得、言說到蝕融的過程,穿針引線在兩片靈魂的交界區,不只真切更是珍稀,將片中的種種燒成了永恆、烙印在多少觀眾的心底。
Posted by Mr. Thursday 恭喜新年好!今天要和各位介紹的,是有關我們天天都會使用的視覺。視覺是非常重要的,有視覺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在資訊科學裡面,如何讓電腦也可以看到圖片、看懂圖片,目前也仍舊是一個困難的問題,但也是可以有許多應用的問題。之前在MMDays上面的文章就曾經介紹過電腦視覺的相關應用,譬如說以圖找圖、超影像連結(hyper video link)、AdSense for video、CAPTCHA、以及無人車比賽等等。 有這麼多應用急待電腦視覺來解決,但是有些解答,或許可以從生物模型上面得到靈感。因此,這篇文章就把過去曾經介紹過的視覺路徑整理起來,從一開始的視網膜、到中繼站的LGN、到大腦皮質的第一站V1、以及之後兩條路徑裡面處理物體移動資訊的MT、和今天會新介紹的和辨識物體形狀有關的IT。最後,也會就目前未知的部分,提供一些假說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