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Google, Mr. Saturday, 關於設計 on Feb 18th, 2008
Posted by Mr. Saturday Google Blogoscoped 這一個長期觀察 Google 的部落格,日前自己舉辦了一個重新設計 Google logo 的小比賽,讓網友可以把自己設計的 Google Logo 上傳到他們的 blog,結果在剛剛出爐,得獎的是一個有點嚇到人的 logo: 這個 logo 其實很有意思,它把 Google 變成了一隻機器大蜘蛛,在網頁上爬來爬去,這就是比喻 Google 的 spider (或說 web cralwer) 在網路上爬來爬去自動抓取網頁資料的意思,相當傳神。當然比賽中還有其他相當有趣的作品:
Read Full Post »
Posted by Mr. Saturday YouTube 與台灣的三立電視台合作,共同推出了「我在 159 號,讓世界看見你!」的活動,這個活動讓參與的網友自己挑選三立電視台指定的偶像劇節目片段,然後自己依樣模仿演出以及拍攝、成為該片段的主角,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該片段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你照著偶像劇的片段模仿自拍就對了,把你自己的作品上傳到 YouTube 的活動網頁之後,你就有機會被挖掘,獲得一些娛樂界評審的實體試鏡機會。我想對於有志前進演藝圈的網友,這會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機會。 我很高興能夠看到台灣的網路界能夠有這樣的活動出現,一方面我很期待台灣一些 Kuso 功力已至化境的網友會創造出怎樣令人噴飯的作品;另一方面在這一個 Web 2.0 的時代,其實台灣的網路環境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起來,實在是冷冷清清,有這樣的活動出現,相信或多或少可以鼓勵台灣上網的朋友主動去參與貢獻內容到網路上。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Saturday, Research, 專欄,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on Feb 14th, 2008
Posted by Mr. Saturday 前一陣子在新聞上看到不少有關於 Cloud Computing (雲端運算) 的報導,不過看看台灣的報導似乎都不是相當深入或是明確,於是我興起了寫這一篇文章的念頭。這篇文章是我自己對於雲端運算的理解,還希望各位讀者能一起參與討論,提供不同的見解。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之後能夠繼續寫一些有關雲端運算中所包含的粗淺的技術介紹。 好吧,開門見山:雲端運算不是技術,它是概念。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 cloud computing 本身並不代表任何一項資訊科技的技術,它是一種電腦運算的概念,而一種概念就會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去實踐,這個時候才會有不同的技術衍伸出來。就好像我們聽過 pervasive computing、ubiquitous computing、parallel computing 一樣,這些都是運算的概念,不是單指一項特定的技術。cloud computing 也不例外,它本質上就是代表分散式運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的概念。而分散式運算說穿了,就是讓一些不同的電腦同時去幫你做事情、進行運算,所以你有兩台電腦也好、十萬台電腦也好,只要你有超過一台電腦,而且讓他們可以互相溝通,一起同時幫你做事情,恭喜你,這就是分散式運算。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Google, Mr. Saturday,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Feb 8th, 2008
Posted by Mr. Saturday Hitwise 最近整理出了 Google 眾多服務之間的流量排行榜,無論是根據到訪人數或是 page views 來比較,Google 的搜尋服務都是遙遙領先其他的服務,穩居前幾名的分別是 YouTube、Google Image Search、Gmail 等服務,不過值得注意的是,Orkut 這個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在 page view 上是超越 Gmail Google Maps,不過流量雖大,能不能將資料流轉換成金流,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以下是根據使用者人次的統計資料: 以下是根據 page view 數量所統計的資料: 資料來源:Hitwise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Facebook, Mr. Saturday, Web 2.0,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on Feb 3rd, 2008
Posted by Mr. Saturday (本文同時刊載於 2008 年 2 月的 Download 網路密技王) 你提供到各大網站的資料究竟是歸誰所有,這個問題早就已經存在已久,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論.之前我就寫過一篇「網路時代,你的個人資料到底歸誰所有?一瞥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新營利模式」來從 Facebook 探討這個頗受爭議的問題,在那些認為資料當然是歸自己所有的使用者之中,有些人就採取了相當積極的手段去把自己的資料給搶回來,最常見的就是用 web scraping 的方式去把各大網站的資料給刮下來.web scraping 廣義來說是讓電腦自動去擷取網路上資料的一種通稱,比如說 web crawler 也算是一種 web scraping 的方式.各大搜尋引擎公司都有自己的 web crawler 隨時在網路上爬來爬去,抓取世界上所有網頁的內容,讓自己的搜尋引擎可以針對這些網頁做索引以及排序,讓使用者可以搜尋.而使用者如果想讓電腦程式幫自己把資料給搶回來,也是透過類似的工具來從各大網站把自己的資料給下載回來.你常常會在一些網站看到從 gmail 或是 hotmail 匯入好友名單等功能,也都是 web scraping 的工具所提供的功能. 問題是通常這些取得資料的方式和工具,都不是這些來源網站可以接受的,像 Facebook 就有一些複雜的機制來阻擋這類 web scraping 工具,不讓使用者隨意把資料取走.但這種工具隨時在更新、隨時在進化,結果就變成了雙方類似資訊安全的攻防戰.而最近 Robert Scoble 這個全世界知名的部落客帳號被 Facebook 停權的事件,可能是導致網路界突然正視這個議題、使得各大公司採取行動的導火線.
Read Full Post »
Kuso 大亂鬥 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大家可以在上面胡亂 PK,愛怎麼 PK 就怎麼 PK,你可以把兩大美女抓起來 PK,你可以把兩個政治人物抓起來 PK。像我就一直很想 PK 魯夫跟孫悟空,一個可以開到三檔,一個可以有四段變身。哈哈哈,希望大家也能借由這個平台可以歡歡樂樂的玩耍。科技嘛,就是要符合人性啊… Kuso 正是人性的本原啊 !!!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Saturday, 電玩 on Jan 27th, 2008
Posted by Mr. Saturday Passage 是一款很陽春的電腦遊戲,大小不過 2MB,是一位現年 30 歲的程式設計師 Jason Rohrer,為了 Kokoromi’s Gamma 256 event 這個遊戲設計比賽所製作的遊戲.各位讀者可以在這邊下載,這是一個用五分鐘呈現一生的遊戲,你所要控制的只有主角的上下左右移動而已.玩電玩的讀者應該會發現,這款遊戲的簡單介面頗有紀念 Atari 一些早期遊戲的味道.而或許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款遊戲還在比賽中得了獎,至於為什麼,我這邊就留給讀者自己去試玩推敲了,即使您是一個從來不玩電玩的讀者,也請你一定要試試這個遊戲: 我的這篇文章就在這邊打住,現在我只能說,我被這個遊戲深深地感動,所以我也想聽聽讀者們玩完這個遊戲之後的感想:從這個遊戲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呢?試著多玩幾次,也許你會意外地發現,這款遊戲之中所蘊含的,比你想像的要多了非常非常多 ….我很期待各位讀者精采的評論.如果你願意的話,請把這個遊戲散撥出去,我想,這會是一件滿有意義的事情.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