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Mr. Mayday on Dec 24th, 2012
台灣社會高齡化,以及未來少子化,早就不是新聞了。 但是關於這項議題有趣的一點是,它很重要,但是它不緊急,正是我們在時間管理上常聽到的一個需要將優先順序往前排的類型。但是就我自己的經驗,一般人對這種事情的優先順序性往往不是很前面。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台灣社會老化以及少子化呢?這跟你我到底有什麼關係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我覺得思考這樣的問題是很有趣的事情,而有許多面向是很私人的也很複雜的。但是在於健康以及經濟來說,我相信是跟每個人都有關的。而我因為曾經念過三類組想要當個醫生,所以對於醫療與健康相關的議題比較有興趣,也對這方面開始比較注意,也想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我所看見的問題與機會。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曾有一個故事要大家想一想未來五年後的自己或是十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真的去做,但是我是真的有這樣想過,甚至還想像過自己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樣子。因為我不確定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大約的年紀範圍會落在哪裡,但是假設說 大部分是在20~30~40歲左右的人。那麼請你想想看,當自己平安度過這次世界末日,又度過了10年20年的人生之後,那時你會過著怎樣的生活?而你的家人,感情,朋友們,工作,生活模式,科技,整個社會等等各個層面,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假設我們到了 40歲50 歲,一切平安的話,也許父母都還健在,但是可能已經 70,80歲了,需要妥善照顧。在此同時,我們可能或許還背著車貸或房貸,也許我們會有小孩,也許可能沒有。但是如果有的話,可能就要煩惱教育支出以及教養問題。再另一方面,可能我們也要開始認真面對,體力與健康不如從前的現實。而政府為了支付龐大的老年與慢性病的醫療以及年金和勞保支出,很有可能會再加重稅收。 所以為什麼我們會需要了解台灣社會高齡化以及少子化?因為這將會是影響我們未來生活壓力以及經濟負擔的一大因素。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Mayday, 生活, 觀點 on Dec 17th, 2010
每月加班百小時 29歲工程師過勞死 【綜合報導】在南亞科技任工程師的二十九歲男子徐紹斌一月在家猝死,徐父向立委黃淑英陳情,心疼兒子死前一個月加班逾一百小時,認為兒子過勞死,怎知向勞委會勞保局申請職災死亡給付卻遭拒;徐父哽咽說,南亞科還告訴他:「別人家兒子不會死,只有你家兒子死,是他自願留下來加班。」 以上報導來自蘋果日報 2010年09月27日的報導。相信大家對這則新聞都還有印象。 由於自己是投身於資訊產業,所以過去其實常會為了工作需要而熬夜,或是感到生活很有壓力。然而對於身體健康以及保養,一直都是抱著自己還年輕的心態。直到最近兩個月,有機會跟一位在保健相關產業的朋友見面,才得知許多現代疾病的趨勢,也才警覺到剛滿30歲的自己與自己的家人,其實正面臨到許多恐怖疾病的威脅。 現代社會中最常見的七大慢性疾病有以下這些; 心臟病,癌症,中風,糖尿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老年癡呆症 這些疾病恐怖的地方是,我們對它們不會有感覺, 直到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重大的傷害: 我們對心臟病不會有感覺,它緩慢地堵塞我們的動脈直到我們的心臟停止跳動。 我們對癌症不會有感覺,它經歷十幾年不知不覺地緩慢發生,最後爆發出來。 我們對中風不會有感覺,它在我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靜靜進行,直到最後突然碰的一聲, 我們就半身甚至全身癱瘓。 我們對糖尿病不會有感覺,直到它造成的傷害慢慢浮現,並且伴隨我們一輩子。 我們對骨質疏鬆症不會有感覺,直到某次摔倒,折斷我們的腰骨腿骨或手臂。 我們對老年癡呆症不會有感覺,它靜悄悄地一點一地破壞我們的腦細胞,直到我們連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Google, Mr. Mayday, 網路新聞 on Feb 22nd, 2010
Google Energy: Google Can Now Buy and Sell Electricity 來自 Mashable 的最新報導, 翻譯不太好請見諒: Google 不斷擴張的帝國又增加了另一個分支: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已許可其子公司 Google Energy 以市場價格購買和出售能源。這是否意味著谷歌將成為你的(怪獸)電力公司? 還沒 – 但是,谷歌希望對其高能源成本的許多 Data Center 能有更多的控制,並努力爭取成為碳中和 (carbon neutral)的企業。(碳中和的意思應該是, 產生碳的數量與消耗碳的數量相等)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Mayday, 娛樂, 電影 on May 7th, 2009
對一個愛看電影的人來說只能挑出十部片來介紹實在很難抉擇. 不過下列十部, 真的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電影, 誠心推薦給 MMDays 的讀者們. 最近有一部正在 HBO 播映的輕鬆愛情喜劇, 叫做 “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中文片名翻做 “珍奧斯汀的戀愛教室”. 片中六位主角, 在每月一次的讀書會中分享討論 Jane Austen 的 6 本著作, 卻又意外的發現彼此的感情與婚姻經歷, 正如作者對書中角色的刻劃. 隨著讀書會一個月一個月過去, 每個人在情感上的心結與問題, 也跟著解開並得到救贖. 其中一對主角的曖昧關係也在結局得到解答 :p 片中許多對白都充滿詼諧跟機智幽默, 是我最愛的部分. 片中的六本書分別是 “傲慢與偏見”, “理性與感性”, “簡愛”, “Persuasion”, “Mansfield Park” 以及 “Northanger Abbey”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Mayday, 生活, 設計 on Jul 13th, 2008
Posted by Mr. Monday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Google, Mr. Mayday on Jun 25th, 2008
Gears 這次很多人去了 Google Developer Day,但是真正明白 Gears 價值的人卻不多,這點從 Gears 這場演講的聽眾人數就看的出來。Gears 可以說是 Google 將服務範圍,從網路上跨入桌上型應用相當重要的一步棋,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 Gears 並沒有將 Google 的服務真的搬到瀏覽器之外,但是很重要的是:它模糊了桌上型應用程式跟網路服務的界線。即使在沒有連上網路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讓使用者繼續使用 Google 的服務。雖然這些服務還是用瀏覽器來開啟,但是在斷線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就表示 Google 要開始跟桌上型服務搶飯碗了。 這場的主講人,陳叡立 (Ray) 是 Google 的軟體工程師,畢業於台大資工所,曾任職於 IBM Silicon Valley Lab,參與 UDB XML Extender 的開發工作。在加入 Google 前,他在知名的 IC 設計公司負責 DTV Middleware 與 SoC 的開發工作,近期的興趣則集中在行動運算上。 對於一般人來說 Gears 也許聽來很陌生,但是這項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你一定不會陌生。如果你有在使用一些網路服務,像是把資料存在網路硬碟上,或是你擁有一個自己的網路相簿。想想看,當你每一次要去一個網站使用它的服務時,都必須要連上網路,這樣不是很不方便嗎?也許有些人看到這會有點疑惑,說,那網站本來就在網路上,當然要連上網路才能使用,哪有什麼問題?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Google, Mr. Mayday on Jun 19th, 2008
Note 以下這篇文章主要是跟大家分享,參加 GDD 的遊記,以及一些演講跟 demo 的重點整理。之後會把這次活動中介紹 App Engine & Gears 的詳細內容,再另外整理成兩篇文章。引用一下這次活動的宣傳當開場白好了: 「Google 程式開發日」 讓開發人員與工程師聚首一堂,瞭解推動網站應用程式的研發技術。會上不但深入探討行動應用程式、社交應用程式、地理應用程式 等方面的技術性知識,更會清楚講解如何運用工具 建立更佳的應用程式,保證讓您滿載而歸。 本文 上週六 6/14 有機會參加 Google Developer Day (程式開發日) – Taipei 台北場。這次去, 我參加的行程如下: Keynote -> Gears -> App Engine advanced -> lunch OpenSocial basic & advanced -> 工程師交流 & T-shirt time 這有當天全部的行程 這次雖然沒有機會聽到其他像是 Android 跟 MapAPI 的內容,但在網路上其實都找的到。說個題外話,其實台北場這次的內容已經相當豐富了,不過在參加的前一晚,有上 Code.Google 看過其他城市的場次,有的國家還多了像是 Google […]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