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Mr. Thursday, Web 2.0,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on Aug 3rd, 2007
在 80286 電腦的時代,有一種軟體叫做 CAI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讓我們可以透過電腦的輔助來學習,譬如說用小遊戲,或是機智問答,在一問一答之間,可以學會不少東西。網路和多媒體裝置出現後,開始有了 e-learning,使用者用一片互動式光碟,或是透過上網的方式,可以在更好的畫面裡面透過遊戲來學習,或是即時評量學習情形來調整進度,或是重複收看上課的錄影。今日網際網路的發展,讓頻寬增加,內容爆增,使用者參與的 Web 2.0 也將要開始。MIT OpenCourseWare 已經陸續將一些課程的錄影和教材放在網路上,Apple 的 iTunes U 也提供了各大學的課程錄影或錄音,可以經由 iTunes 來下載收聽。從過去的資訊缺乏,到今日的資訊過量 (information overload),我想 Web 2.0 使用者參與,第一步可以先過濾 (filter) 既有內容,或是經由相同喜好的使用者的群聚 (cluster),把內容依照喜好分類 (preference),讓相同喜好的使用者透過評分或是推薦的分享,過濾出他們都喜歡的內容,成為個人化 (personalized) 的內容。最後再經由積沙成塔 (long-tail) 的方式,讓使用者的回饋 (feedback) 變成新的內容。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Business, Mr. Saturday, Web 2.0, 專欄,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on Jul 26th, 2007
Posted By Mr. Saturday 這篇有關 Web 2.0 文章掙扎了很久,終於發了出來,主要是最近對於台灣 Web 2.0 的一些想法。寫得有點亂,還請讀者多多包涵。 YouSee 的出現和消失 最近常常在思索 Web 2.0 對於台灣的意義,深深覺得 Web 2.0 對於矽谷來說或許不是泡沫,但是對於台灣創業家而言卻可能是泡沫,台灣現在做的事情,很多只是補足一些早該有的 Web 2.0 網站,許多人寄望自己的網站被買走,但是這邊不是矽谷,靠惡質經營賺大錢的丁丁大站,台灣很難有第二個。市場終究太小,繁體中文市場無法撐起規模經濟,且台灣人及其他一些東方國家,較為吝於公開分享,很多人不會把自己的名字上網,這與國外使用者的行為大相逕庭。所以很多人把上網的時間放在 PTT 上面,PTT 是一個半匿名的地方,比起 World Wide Web 的隱密性要強一些,Mr. Friday 的文章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最近曇花一現的 BBS 搜尋引擎 YouSee 也是因為引起一些隱私權的爭議,在短短幾天就把服務關閉,顯見台灣網民對於 BBS 隱匿性和保護性的淺在共同認知和重視。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Business, Facebook, Mr. Saturday, 專欄, 觀點 on Jul 23rd, 2007
Posted By Mr. Saturday 上個禮拜以來,Facebook 這個全美第二大的 social network 上面多出了一個群組叫做 “I read Business 2.0 — and I want to keep reading! “,台灣的讀者可能不太會注意到這個上周引起廣泛注意的新聞,畢竟 Facebook 和 Business 2.0 這個雜誌都是台灣網民不太使用和閱讀的兩樣東西。所以到底是什麼事情呢?其實看了群組名稱應該就能了解了,Business 2.0 這個不過七歲的雜誌上周突然傳出可能將停止發行的消息,其東家 Time Inc 有意將這本雜誌併入 Fortune 雜誌之下,從此 Business 2.0 將會在市面上消失,不復存在。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Friday, Web 2.0, 關於媒體, 關於政治, 關於網路產業 on Jul 21st, 2007
最近台灣的總統選舉將屆, 各家總統候選人莫不使出渾身解數, 想盡辦法上盡各家電視媒體發表政見造勢, 有機會的話還要抹黑一下對手. 不過各位關心政治的朋友們, 你們覺得, 你們的問題有被政治人物聽見嗎? 各家政治人物的政見, 又有回答到你們的問題嗎?
最近美國總統的選舉也即將來到, 為了解決美國人民心中同樣的疑問, CNN與Youtube採取了另外一種非常不一樣的模式: 透過Web 2.0來聽聽人民的心聲 !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Business, Google, Mr. Saturday,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on Jul 19th, 2007
Posted By Mr. Saturday 好吧,其實我覺得 Google 早就已經是廣告公司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營收都來自於 AdWords 和 AdSense,一年爆賺幾十億美金,最近又買下 DoubleClick,儼然是打算成為廣告霸主,不是廣告公司是什麼?這幾天 Google 又宣布其 Print Ads 服務已經結束測試,全面開放給廣告主使用。雖然 Print Ads 表面上是被當作 AdWords 廣告一個延伸的 program,但是這個服務的全面開放對於 Google 和其他網路公司卻有相當重大的意義。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Thursday, Web 2.0, 專欄, 電腦科學 on Jul 19th, 2007
今天要講的「囚犯困境」,和最近的減刑新聞沒關係,而是指一種賽局。囚犯困境(Prisonner’s Dilemma)是描述抓到兩位囚犯,然而因為證據不足,所以就把這兩位囚犯分開到不同的房間裡面審問,並且分別和他們說,如果提供對方犯罪的證據,而對方保持沉默的話,對方要做10年的牢,而你可以無罪釋放。如果你提供證據,他也提供證據,那麼你們兩個各坐5年的牢。如果你們兩個都保持沉默,那麼因為證據不足,你們兩個分別坐牢6個月(半年)。所以根據這個規則,和囚犯可能的選擇,化成一個結局的矩陣如下:
Read Full Post »
Posted by Mr. Saturday 雖然很多人擔心網路產業的獲利模式始終沒有太大的創新和突破,不過網路廣告的相關技術確實一步一步地向前發展,Mr. Saturday 其實一點也不悲觀。而今天要介紹的 AdSense for Video,就是近幾個月來逐漸受人矚目的新廣告方式。之前 Mr. Saturday 曾經在從超文字連結 (Hypertext) 到超影像連結 (Hypervideo) 一文之中介紹過 hypervideo 的概念,並且說明了相關技術和廣告嵌入的方式,不過由於這些相關技術在市場上的應用尚未成熟,因此距離該文中提到的理想情境還有一段路要走,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hypervideo 牽涉到的一個關鍵技術是 pattern recognition,但是 AdSense for Video 則是採取截然不同的技術和廣告方式。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