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最新廣告
Posted in Mr. Monday, 關於網路產業 on Jun 6th, 2007
Posted by Mr. Monday 排行老四的搜尋引擎Ask決定急起直追,最近不斷製造話題拉抬聲勢,包括前幾天公布的Ask3D universal search。現在更是拍了個廣告來製造曝光度以及知名度。Search Engine的大戰似乎又要開打了,一下子大家以為沒什麼賺頭的東西,瞬間變成了淘金的聖地。 資料來源: TechCrunch
網路, 產業, 資訊, 觀察, 生活, 電影, 技術, 新知, 科技, 媒體, 趨勢, Web 2.0
Posted in Mr. Monday, 關於網路產業 on Jun 6th, 2007
Posted by Mr. Monday 排行老四的搜尋引擎Ask決定急起直追,最近不斷製造話題拉抬聲勢,包括前幾天公布的Ask3D universal search。現在更是拍了個廣告來製造曝光度以及知名度。Search Engine的大戰似乎又要開打了,一下子大家以為沒什麼賺頭的東西,瞬間變成了淘金的聖地。 資料來源: TechCrunch
Posted in Mr. Friday, 專欄, 觀點, 關於網路產業 on Jun 3rd, 2007
在這種情形下, 我有時候會不禁懷疑起這會不會導致另一種型態的作文能力低落.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 好的文章應該要有起˙承˙轉˙合, 這分別代表文章的開頭,承接, 轉接與總合. 起承很容易, 但好的轉與合就很困難. 然而, 在標題殺人法的效應下, 一篇只有”起”的文章吸引到的點擊數可能會遠遠超過許多敘事冗長但結構嚴謹的論說文, 標題殺人的”陳金峰最強, 彭政閔最弱”也會勝過”彭政閔本季全壘打數超過陳金峰的原因”. 長久下來, 網路流量若只鼓勵標題下得猛的文章, 那麼對於大眾的寫作習慣將會有負面的影響.
Posted in Mr. Wednesday, Research, 關於網路產業, 電腦科學 on Jun 2nd, 2007
Posted By Mr. Wednesday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自由的百科全書,由一群熱心的使用義務幫忙維護與更新。截至目前為止光是英文的條目就有高達180萬個,而且這個數字仍然持續在增加中。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在這浩瀚如海的知識庫裡,哪些條目的活動最熱烈,最具爭議,或者說更動最為頻繁?Bruce Herr與Todd Holloway兩位研究員最近完成了一個工作,將維基百科上的條目做了視覺化的呈現,他們稱之為”Power Struggle in Wikipedia“。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 A Beautiful WWW (另外,高解析版本的圖片可從這裡下載,79MB,有點大,請耐心等候。高解析圖片來源:Net Sci 2007。)
Posted in Mr. Monday, 專欄, 觀點, 電影 on Jun 2nd, 2007
Posted by Mr. Monday 前一陣子因緣際會,因此有幸看到太極最近的新作品–國寶總動員。 這一部片大概是描述在故宮一到夜晚,這些寶物就會活了過來,並且活蹦亂跳。故事聽到這邊有沒有一股很熟悉的感覺呢? 似乎跟博物館驚魂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不過,據說他們在開始製作這部片的時候,也不知道在年底會有這部電影,反正撞片如同撞衫一樣,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部大概13分鐘長度的影片,主要的是為了故宮想要力捧的三個新寵–嬰兒枕、玉鴨、玉辟邪。因為大家一想到故宮就只會想到翠玉白菜,故宮希望能夠多創造幾個明星商品,因此希望能夠借由動畫宣傳的方式,將這三個腳色捧成如同翠玉白菜一樣成為有名的寶物。 在這邊可以看到預告片:
Posted in Mr. Wednesday, Research, 影片, 程式設計, 觀點 on Jun 2nd, 2007
Posted By Mr. Wednesday 網路應用發展至今日,已經有太多事情可以在網路上直接完成。但無可避免的,網路上詐欺與惡意侵害的行為也是時有所聞,為了保障終端使用者在網路上行為的安全性,開始有人提出所謂可信賴計算(Trusted Computing)的觀念與相關技術。然而,是否只要利用這項技術就可以完全避免電腦被惡意侵害並給予使用者一個更可靠的使用環境。知名的密碼學家Bruce Schneier就表示,”可信賴,並不代表值得信賴(A ‘trusted’ computer does not mean a computer that is trustworthy)“。以下這段影片就是對可信賴計算抱持著懷疑的角度,他們的理由是: 原始的可信賴計算的想法是,讓使用者自行決定什麼是可以信賴,什麼又是不可以信賴的。工業化的可信賴計算產品看起來與這個原始想法很類似,但是,它們已經決定了什麼是可以信賴,什麼又是不可以信賴。換句話說,它們”已經”決定了不信賴你,那麼,你又為什麼要信賴它們呢?
Posted in Mr. Wednesday, Research, 關於媒體 on Jun 1st, 2007
Posted by Mr. Wednesday 最近BBC在網站上提供了一個簡單好用的介面,British History Timeline,把英國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現代一字排開,列在時間軸上。使用者可以透過這個介面,直接拉動時間軸看到歷史上發生過的幾百個關鍵事件。感覺這樣學起歷史真的概念清楚多了,也有趣多了。 圖片來源: Britsh History Timeline
Commented by Mr. Monday 我們很高興地圖日記網站的站長以及創辦人 Andy 來投稿,文章非常好看,講述了 Andy 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不過個人色彩有點濃厚,並帶有點宣傳味道,因此,在文前特別聲明一下,Mr./Ms. Days 並沒有支持這個網站。但是我們卻推薦各位閱讀,因為這是一篇好文章。對於任何以此為創業的人,我只有一個建議,永遠關注使用者的需求,還有注意你的金流。 Posted by Mr. Today 我,28歲,軟體工程師。23歲以前認識的朋友,最常問我的一句話是「你不是唸土木系嗎? 怎麼後來去弄電腦。」在他們的印象中,我不但是個電腦白痴,還是程度嚴重到A槽、C槽分不清楚的等級。我有幾種不同版本的理由輪流回答他們,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2000年網路泡沫前的那一波,我受到了點感動。好像忽然間,不管各行各業,都在網路上找到了解答,最少Time雜誌是這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