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Google, Mr. Saturday, Web 2.0, 專欄,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Apr 23rd, 2009
Posted by Mr. Saturday Google Codes 今天發表了 O3D API,目的是讓使用者可以在瀏覽器裡面開發互動式的 3D 應用程式,就跟 Flash 一樣,如果使用者要看 O3D 開發出來的應用程式,需要去下載一個小小的 O3D plug-in,在網際網路上面開發 3D 立體的應用程式一直沒有真正共通的標準,相信這一套 API 也是 Google 為了建立網路上 3D 應用程式的開發標準所做出的努力之ㄧ。不同的是,使用這一套 API 只要會 JavaScript 就可以了,因此我個人認為這是 Google 對於開發者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產品。首先我們先來看看 demo 影片: 從下面的 demo 影片來看,動畫品質的確是非常的棒。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Saturday,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電腦科學 on Apr 21st, 2009
Posted by Mr. Saturday Google Labs 是 Google 專門用來發表實驗性產品的地方,放在這邊的產品實際上都有一定的成熟度,但是還沒有到完工的階段,只是先放上來讓使用者先睹為快。(不過話說回來,做網路應用程式永遠沒有完工的一天就是了…) 最近 Google 在 Labs 裡面發表了一款關於影像搜尋的新產品 Similar Images,功能上類似我們之前有介紹過的「以圖找圖」,請參考:以圖找圖 (Search by Image) 與印象派,下一代的搜尋應用何在?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Saturday,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Apr 20th, 2009
Posted by Mr. Saturday 剛剛傳出最新消息,在 IBM 與 Sun 的 70 億美金收購案破局之後,根據 COMPUTERWORLD 的報導,甲骨文公司 (Oracle) 將以 74 億美金收購昇陽! 甲骨文已經在官方網站上證實了這個消息,不過由於瞬間湧入太多人,所以連結幾乎呈現掛點的狀態。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Business, Mr. Friday,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音樂 on Apr 18th, 2009
Posted by Mr. Friday 看來Peter Sunde〈TPB的發言人〉對外宣稱的”Epic Win” 實在是話說得太早了。今天TPB的侵權官司結果公佈:有罪!〈前情提要:世界最大BT檔案分享網站 – The Pirate Bay侵權官司觀後感〉 TPB的四位被告:Frederik Neij, Gottfrid Svartholm Warg, Carl Lundstrom 與Peter Sunde,分別被判了一年徒刑,以及總共四百五十萬美金的罰金。 Peter Sunde對此顯然十分不能接受。在一場線上記者會中,他不斷的用bizzare這個字來形容整個官司:〈可連BBC新聞,裡面有詳盡報導,以下英文片段即摘自BBC〉
Read Full Post »
Google Code 就是 Google 提供的線上版本控制器服務,有 Google 帳號就可以使用,可以為你的專案建立儲藏庫(Repository),將你的程式碼交由 Google Code 管理。不過與 SourceForge.net 不同的是, Google Code 僅支援開放的專案,換句話說,所有上傳的原始碼都會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取得 Google Code 上面的程式碼。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Google, Mr. Saturday, Web 2.0, 專欄, 觀點, 關於媒體, 關於網路產業 on Apr 13th, 2009
Posted by Mr. Saturday 最近在國內的媒體不約而同地看到一些批評 Google 類似的文章,內容大致上是說 Google 破壞了媒體圈的生態,讓有價值的資訊毫無限制地被到處複製,比如說在聯合報的這一篇短稿 Google 媒體寒冬罪人?,裡頭就提到一些媒體大亨出面痛罵 Google 是網路的寄生蟲,把各大媒體有價值的資訊以近乎零成本的代價推送到網路的任何角落,讓生產這些內容的人逐漸沒飯可吃。看了這樣的說法,我想要點出的,不是批評這些媒體大亨對網路的迂腐心態,站在他們的立場,Google 的確是侵蝕了他們的獲利和生存機會,然而我們不妨站在更一般的角度來看看資訊的演進過程,也許我們會對網路世界的演變,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從資料到資訊,從資訊到知識 對於知識管理或是資訊管理的理論有一些粗淺了解的讀者應該對於以上的說法並不陌生,這是一種對於原始資料的演進相當容易理解的敘述,首先我們有了一些沒有經過整理的[資料],之後經過整理,變成人們可以理解和消化的[資訊];這些資訊再經由更深一層的重組和產出,或是價值的附加,最後變成最高層的[知識]。當然這只是一種大概的人為分法,有的時候資訊和知識的界線是相當模糊的。簡單舉例來說,我們今天知道了每一班火車的發車時間,這是原始[資料];把每一班火車的發車時間彙整起來,我們就有了火車時刻表這個[資訊];更進一步地,像 Google Transit 這樣的服務可以進一步根據時刻表告訴我們,從 A 點到 B 點,車該怎麼搭,路該怎麼走,對我們來說就可以說是取得了[知識]。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Little Ms. Happy Birthday, 圖書, 專欄, 小說, 文化, 關於政治 on Apr 7th, 2009
Posted by Little Ms. Happy Birthday 喜馬拉雅山脈的山中居民純樸好客,他們說: 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那三杯甜奶茶恢復了摩頓森的生氣,也訂下一輩子的承諾 世界第二高峰K2,卻是世界上最難攀登的險峰,登山者摩頓森在攀登K2時迷路,掙扎著來到了山間村莊科爾飛。貧窮的村民用他們僅有的一切招待摩頓森直到他康復,摩頓森為了報答村民的救命之恩,決定回美國募款為村莊建一所學校。 從一開始亂槍打鳥地寄信給美國名人榜上的人,到拿著錢去巴基斯坦買建材、運建材、監工,摩頓森攀爬的是比K2更艱難更險要的山峰,所得到的也不只是征服體驗大自然的感動,而是改變下一代、改善人們生活的成就感……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