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Business, Google, Mr. Friday, Yahoo!, 娛樂, 專欄, 網路新聞, 觀點, 資訊視覺化, 關於媒體, 關於網路產業, 電玩, 電視 on May 22nd, 2010
Google想要重新發明電視機,他們說這會是改變世界的一步。然而一開始滿懷期待的我,看完Google TV的發表後的感想只有四個字:失望透頂。 在我評論之前,勢必還是得介紹一下這個東西是什麼:Google TV是日前在Google IO上發表的新產品,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之後,Google要把觸角伸向:電視。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MDays 公告, mmlab, Mr. Wednesday, 新聞, 網路新聞, 關於媒體 on May 19th, 2010
MMDays的忠實讀者應該知道Friday去年此時寫了一個小網站,叫做plurktop,用來統計噗浪上的熱門資訊。持平而論,plurktop比較像是一個個人的觀察工具,而不是一個網友導向的熱門新聞觀察網站。不過,在差不多是一年後的今天,它終於可以算是擺脫這個問題了--同是MMDays成員的Wednesday,重新寫了一個網站出來:新語(Newspeak)。網址是http://newspeak.cc。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Business, Facebook, Mr. Friday, 專欄,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May 13th, 2010
距離Facebook宣佈他們的Open Graph API以來已經將近三個禮拜了,有在注意美國網路動態的人,應該會發現這段時間以來關於臉書的爭議越來越多,各大科技網誌幾乎是照三餐開罵,差不多已經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隱私爭議 Facebook首當其衝的,當然還是隱私問題的部份。Facebook的Open Graph API這個幾乎是踩在”拿使用者隱私來賣“這個敏感道德邊界的新政策,已經讓許多人反感。而Facebook說,他們會謹慎小心,只讓Facebook認可的廠商取得用戶的完整資料,大家應該不用擔心隱私外洩問題。言猶在耳,前天Facebook的合作廠商之一,美食評論網站Yelp,就被踢爆有安全性漏洞,間接讓駭客把網友的臉書個資看光光。Facebook真是糗翻了。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Mr. Friday, 在地Taiwan, 觀點, 關於政治 on May 7th, 2010
不想說太多,各位請自己看圖,感受一下所謂的”昨是今非”,或者”昨非今是”。 同一位官員,三年前的報導卻是…
Read Full Post »
Posted in Business, 客座, 關於網路產業 on May 4th, 2010
〈註:本篇為客座文章〉 ↑ Morten Lund 德國關於「用力工作,用力玩」〈work hard,play hard〉的雜誌Business Punk最新一期的封面是Foursquare 的Dennis Crowley。想到Business Punk這個噱頭詞,我覺得把它套在Morten Lund 上再合適也不過。
Read Full Post »
受夠一直有人拿iPhone與Android相提並論了。 如果要比較,請至少拿iPhone或某一隻Android手機〈例如Nexus One〉來比較,這才是一個產品;或者你要比較手機平台,那請拿iPhone OS與Android來比,然後我們再來談談多工、API差別…等等等。一個是手機,一個是OS。 Android跟iPhone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Android跟iPhone從一開始就有根本性的差異。這樣說吧:Google 出 android 目的是什麼?是搶手機平台。重點是攻佔的手機數,所以它一開始就支援多種平台、多種硬體。 而Apple的重點是,我要賣很多上面跑我的服務的、自己做的電話。所以它只有出一種硬體:iPhone。當然現在多包括了iPad,但至少硬體裝置種類還是有限的。 就策略而言,這是類似開放軟體中經常提及的教堂與市集觀念,或說「中央集權」對上「遍地開花」。短時間來看,由於 Apple 面對的是一單純環境,將此環境加以充分打磨、修飾,呈現出最佳結果是相對容易的。
Read Full Post »
電影「楚門的世界」裡面,男主角楚門,一直活到了30多歲,才赫然發現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每一刻,都活在攝影機底下,一舉一動都被全世界所有人窺探著。 這部帶有醒世意味的電影拍攝於1998年,當年許多觀眾雖然對這種無所不在的窺探感到恐懼,但是總覺得好像還很遙遠。 一轉眼,12年過去。這樣的日子卻越來越近了。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