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虛假與真實之間 – 分手擂台
Posted in Mr. Friday, 在地Taiwan, 娛樂, 影片, 電視 on Sep 16th, 2007
東森綜合台歷久不衰的「分手擂台」,就是一個這樣的節目:它一方面告訴觀眾「我是假的」,但同時當眾對罵卻又演得很認真。於是這個節目不再是一個講求真實的談話性節目,而變成一個嘻笑怒罵、以假亂真的「綜藝節目」了。若非作假,怎麼會有人願意擺出這樣的姿勢讓節目拍呢? (以下圖文內容轉自這裡:東森綜合台)
網路, 產業, 資訊, 觀察, 生活, 電影, 技術, 新知, 科技, 媒體, 趨勢, Web 2.0
Posted in Mr. Friday, 在地Taiwan, 娛樂, 影片, 電視 on Sep 16th, 2007
東森綜合台歷久不衰的「分手擂台」,就是一個這樣的節目:它一方面告訴觀眾「我是假的」,但同時當眾對罵卻又演得很認真。於是這個節目不再是一個講求真實的談話性節目,而變成一個嘻笑怒罵、以假亂真的「綜藝節目」了。若非作假,怎麼會有人願意擺出這樣的姿勢讓節目拍呢? (以下圖文內容轉自這裡:東森綜合台)
說實話, 打從我寫出第一篇”當眾作假的超級星光大道”, 我便不打算再看這個節目下去. 因為我徹底的覺得被一個曾經口口聲聲說要”真實”的製作人給耍了. 我也被一個公開在媒體上說”我們是用高規格在要求自己”, “如果有作假, 我絕對不會主持這個節目”的主持人給玩弄了. 詹仁雄作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在最初還是龍紹華與SOS主持的年代, 是一個主題近似於”兩代電力公司”的優質節目, 而現在卻只剩下每週定期的乳波臀浪和嘲笑宅男; 陶晶瑩曾經是我高中時代最喜愛的廣播節目主持人, 現在卻也可以把”戴安娜”講成”戴奶罩”來開玩笑; 而今, 這幾位演藝圈中數一數二的大牌人物, 連自己節目移花接木都不敢承認, 甚至到了”對照自己曾經說過的話”都令人感到諷刺的地步?
超級星光大道自從開播以來, 製作單位如何運用網路部落格達到口碑效應, 引起越來越多人觀看, 一度是大家非常讚嘆的一件事(包括我). 不過現在看起來, 這同時也是非常諷刺的. 因為這個節目在經過影音網站和部落格不斷的重複播放, 終究是被神通廣大的網友們看破了一些手腳.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超級星光大道… 不不, 超級剪貼大道, 教我們如何透過剪接, 做出一個賣座的電視節目吧!
Posted in Mr. Friday, 在地Taiwan, 娛樂, 影片, 關於媒體, 電視 on Sep 9th, 2007
Posted by Mr. Friday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從品牌綁架看網路媒體行銷, 提到了品牌綁架的概念: 這幾年網路興起之後, 大批的企業主想在網路上推銷自家的產品或推廣告, 但是由於不熟悉這個媒體的特性, 許多知名大公司紛紛出了大洋相, 原本要推銷的產品到最後都走了調, 變成嘲笑或批評的對象. 一位作家 Alex Wipperfurth 在 2005 年出了一本書叫 Brand Hijack (品牌綁架), 形容的就是這個現象. 當中的例子包括: 舉幾個好笑的故事, 美國通用汽車 GM 在網路上公開徵求創意影片, 用來作為新產品 Chevy Tahoe SUV 的電視廣告; 沒想到湧入 21, 000 支影片, 通通在講這台 SUV 會帶來的溫室效應 (囧); 嘖嘖, 現在這種現象很可能會在台灣發生了. 今天我看到一個影片徵求活動, 叫做超級星光狗仔王… 我們正在徵選別人沒有的星光狗仔漏網鏡頭!你〈妳〉是超級星光幫迷嗎?你有超級酷炫但從未曝光的追星影片嗎?考驗妳的追星技巧與對星光幫的瞭解程度。貢獻你的超級追星片段,只要上傳妳的追星成果經由網友票選為最佳狗仔王前三名我們將送出星光狗仔最酷行頭,獲網友推薦的前50名我們也將贈送限量的星光幫專屬小贈品。
Posted by Mr. Friday 剛剛寫完當眾作假的超級星光大道, 流量就爆了…看來八卦的威力還真恐怖. 而果然如我所料, PTT八卦板上的板眾果然有人對於戴安娜為什麼被淘汰有了陰謀論的解釋…陰謀論是: 因為前不久戴安娜上我愛黑澀會, 嗆黑人說, 難怪台灣的嘻哈作不起來, 被你們都毀了… 關於這段播出, 完整影片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
Posted in Mr. Friday, 娛樂, 專欄, 關於媒體, 電視 on Sep 8th, 2007
昨天的超級星光大道, 播出第八集:我的主打歌. 深被各界看好的梁文音, 唱Loving You飆海豚音失敗, 但是評審仍然給他好評, 以20分高分過關…隨後製作單位播出梁文音先前練習時的畫面, 看得出梁是很努力的…然後呢, 畫面一轉, 又轉到企宣人員這端, 旁白說, 在唱片企劃這方面, 是全數同意過關的…
很不幸, 最後這段畫面, 是假的.
Posted in Mr. Friday, 專欄, 關於媒體, 電視 on Jul 3rd, 2007
兩個禮拜前, 我從網路信箱裡看到一段連結, 是後來鬧得沸沸揚揚的”腳尾米”事件. 一群學生捏造假新聞(什麼從網路拍賣上買到裝好運的罐子, 還有狗回魂的靈異故事), 而好幾家媒體竟然不明究裡, 把這種無聊新聞搬上了電視, 全天候24小時向全台灣人民播送. 這齣荒謬鬧劇, 在原作者把事情經過剪輯成”‘腳尾米事件”影片, 透過網路揭發以後, 引起輿論一陣騷動: 有人驚愕, 有人叫好; 有人對媒體的沉淪失望, 也有人大聲疾呼拒看惡質新聞. 但是gohole說得好: 批判完了, 然後呢? 看看這兩個禮拜以來的電視新聞, 依舊沒什麼改變與長進, 而批評的聲音卻慢慢下去了. 大家好像把新聞就當成八點檔肥皂劇, 一邊罵, 另一邊卻又繼續死守著電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