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Mr. Friday 去年這個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叫「M型你個大頭」,批評的是M型這個詞彙過度濫用,所有報章雜誌把一大堆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通通歸罪了是M型社會惹的禍。今天要來談的則是「宅經濟」,這個詞最近一兩個月也開始出現在新聞版面上。不過不一樣的是,這個「宅經濟」,倒是有一些道理可循。 Faith Popcorn,對許多鑽研行銷學的人來說一定不是個陌生的名字,因為這位女士以行銷趨勢專家著稱,Newsweek、Fortune雜誌都曾稱讚過她,而她在1992年出版了一本非常有名的書,中文就叫「爆米花報告:生活型態新預言」〈原書名:The Popcorn Report : Faith Popcorn on the Future of Your Company, Your World, Your Life 〉。 這本書寫了什麼?其實很簡單,Faith Popcorn根據自己的研究,發表了對於美國未來消費趨勢的十個走向預測。其中第一項,就跟現在的宅經濟概念很像,叫做「繭居」。以下就是爆米花報告裡面的十個趨勢: 趨勢 1:一種繭居族的新人類,家是他們的堡壘。 趨勢 2:活在現實,卻又渴望夢幻式歷險。 趨勢 3:受之無愧的小小放縱。 趨勢 4:自我喜好是選擇商品或服務的基礎。 趨勢 5:想逃脫現狀遠離都會,為自己而活。
Category Archive for '新聞'
Steve Jobs沒有心臟病發,但是公民新聞衰竭了…
Posted in Apple, Business, Mr. Friday, 專欄, 新聞, 網路新聞, 關於媒體 on Oct 7th, 2008
Posted by Mr. Friday 好啦,我承認這篇標題的是直接翻譯自ReadWriteWeb的評論文章「Steve Jobs Had No Heart Attack… And Citizen Journalism Just Failed.」沒辦法,誰叫這是我幾天看下來覺得最醒目的新聞標題呢。 要講述這個故事,請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美國時間10月3日。當天早上9點半不到,股市才正開盤不久,突然CNN網站上傳來一則驚天動地的消息:Steve Jobs心臟病發,送進了急診室! Steve Jobs was rushed to the ER just a few hours ago after suffering a major heart attack. I have an insider who tells me that paramedics were called after Steve claimed to be suffering from severe chest […]
為時已晚?遲早的事?──談廬山溫泉的天災與人禍
Posted in Mr. Friday, 專欄, 新聞 on Sep 20th, 2008
Posted by Mr. Friday 今天是9月20號,距離辛樂克颱風襲台已經過了四天。然而縱使風雨已遠,這場颱風所揭露的諸多弊端,現在才正要開始發酵…。 廬山暴洪沖塌七層飯店 新聞來源:壹蘋果網路〈節錄〉 2008-09-16【陳方瑩、蔡惠光、路暢平╱南投報導】辛樂克颱挾帶狂風大雨,昨重創南投縣!觀光勝地廬山溫泉遭洪水肆虐,2家飯店地基遭淘空,17家飯店淹水,其中7樓高的綺麗溫泉飯店先傾斜,最終倒塌在滾滾洪水中,溫泉區1人活埋失蹤,106人受困,下廬山溫泉區一片水鄉澤國…〈略〉 「根本來不及逃命」 消防救難隊員據報趕到,動用13輛挖土機搶救,約晚上8時30分,從4輛扭曲變形的汽車、1輛機車救出7人,4人自行返家,其中張念華(38歲、信義鄉人、胸腔內出血、左手骨折)和父親張金水(65歲、輕傷),以及一名駕駛陳順貴(52歲、輕傷)3人被送往竹山秀傳醫院,無生命危險。但當地守望相助隊隊員董振彬(48歲)救出時死亡。逃過一劫的陳順貴說,「我的車排在最後,當時土石從山上沖下來,車子就被推落到下方葡萄園內,根本來不及逃命,真恐怖!」
救甘興A的Hinet HiChannel與不知該怎麼說才好的老三台…
Posted in Mr. Friday, 新聞, 關於媒體 on Aug 11th, 2008
Posted by Mr. Friday 什麼叫做Media On Demand?這次北京奧運,Hinet的HiChannel讓我們真真正正的體驗了一次! 這次北京奧運,Hinet的hichannel非常貼心的竟然為每一場賽事都提供了網路轉播,即使是在台灣稍微冷門一點的運動,一樣是會有全程轉播!而比較熱門的運動會歸類在五個大頻道裡,更會有專業教練不間斷的解說。當然,你必須要先是Hinet或中華電信的用戶才行〈不過以中華電信覆蓋率之廣,親朋好友之間總有幾個人是用戶,相信沒帳號的人應該寥寥可數…〉如果你是ADSL的用戶,還可以直接升級觀看高畫質的比賽轉播…天啊,第一次覺得活在有中華電信的地方真好!
是誰殺了報紙?寫在中國時報大裁員之後
Posted in Mr. Friday, 專欄, 新聞, 關於媒體, 關於網路產業 on Aug 2nd, 2008
Posted by Mr. Friday 本文已刊載於《Download網路密技王No.5》 一向給人老字號感覺的中國時報,前陣子傳出大幅裁掉將近一半員工、將「去蕪存菁」、縮減版面轉型為「菁英報」的消息,著實讓我感慨了好幾下。還記得,小時候每天爸爸下班後,手上總是抱著一份當天中國時報歸來。在那個資訊還不發達的年代裡,中國時報的娛樂與體育版是我最期待的消遣來源。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些內容與蘋果日報完全不能相比,甚至與同時期的民生報也是差了好大一截,但是兼容並蓄的筆觸、充滿人文情懷的副刊、幽默的給我報報,在當年的確是一大指標。 可是曾幾何時,大眾的閱聽習慣逐漸轉變了。傳統報業自邁入新世紀後,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在2006年,經濟學人刊出過一篇「Who killed the newspaper?」竟直接認為報紙這個行業最終會消失。經濟學人引用的是美國新聞學教授Philip Meyer「The Vanishing Newspaper〈消失的報紙〉」一書,預言報紙會在2043年消失。雖然距離現在還有三十幾年,但是報業的未來,似乎不被這些學者們看好。 〈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 Who killed the newspaper? 〉
Posted by Mr. Friday 這幾天,幾個我常去的新聞網站、朋友的BBS、Blog與Twitter上,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消息:Facebook打算對德國的社群網站StudiVZ提出告訴,原因是他們覺得StudiVZ的介面完全抄襲Facebook,只差在StudiVZ把藍色改成紅色而已! 〈圖片摘自TechCrunch – Facebook Sues German Social Network StudiVZ 〉 聽到消息以後我愣了一下,然後尷尬的笑了: 「呃…那其他連顏色都沒改的怎麼辦?」 〈圖片摘自ReadWriteWeb – China’s Facebook Clones 〉 「呃…那其他連網頁原始碼都沒改的怎麼辦?」 〈圖片摘自XDite – 網站目標相等,所以JS也相等? 〉
英文不好就不能唸大學?
Posted in Mr. Friday, 新聞, 關於教育 on Jul 21st, 2008
Posted by Mr. Friday 這…太扯了吧? 李家同:英文不好 乾脆別念大學 更新日期:2008/07/20 04:09 〔記者陳宣瑜台北報導〕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昨天傳授新鮮人自身經驗及處世智慧,強調基礎學科的重要,建議學生不要一窩蜂選填醫科,所有的研究發明都是從基礎學科延伸出來的。 李家同說:「在大學裡,我只學會真空管;我現在所教的,我過去都沒有學過,全部自修學來的。」他認為一旦基礎學問好隨時可轉行,不能轉行則會被淘汰。 他尤其注重英文。因為英文好、數學不好還活得下去;英文不好、數學好,根本無法在現代社會存活,乾脆不要念大學。他表示,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學生普通常識都不夠,只有大量閱讀,多看報紙、國際英文網站以及經典名著,才能增進國際觀。 至於我國大學生,他認為除了基礎學問不夠,還不敢挑戰權威、不會創新,建議大學生除了要問「WHY?」還要反問「WHY NOT!」挑戰權威,懂得找出毛病。 德高望重的李教授又語出驚人了。不管是不是斷章取義,這裡面寫的「英文不好、數學好,根本無法在現代社會存活,乾脆不要念大學」實在太過分了。 各位知道為什麼要唸「大學」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上面這段語出「大學」的第一章,裡面說道,大學的目的在於彰顯人的光明品行,推己及人,最後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雖說聽起來有點八股,但誰能說大學生的品格教育不會比英文重要?英文不好數學好,乾脆不要唸大學,此語莫非是把大學當成職業學校?又,李教授把英文奉為圭臬,難道這樣就是有寬廣的國際觀,還是其實是陷入了特定的歐美觀點宰制而不自知? 我贊同大學生應該要培養國際觀,但國際觀不等於英文,且品格教育也應該優先在學科教育之上,否則浪費國家資源教出一堆人面禽獸有何屁用?李教授此言,實在是「本末倒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