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職人:曾煒傑:互動新媒體
Posted in Mr. Monday, 專欄, 設計, 關於設計 on Dec 1st, 2013
曾煒傑:「設計的範疇有點大, 不過這讓我想到Philips的slogan: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我們常做設計的就會知道, 當你把一個層面做好了, 另外一個層面可能就會不好了, 那我們就是在各個層面通盤的考慮下, 來把事情做一個最好的呈現。對我來說設計就是這樣子。」
網路, 產業, 資訊, 觀察, 生活, 電影, 技術, 新知, 科技, 媒體, 趨勢, Web 2.0
Posted in Mr. Monday, 專欄, 設計, 關於設計 on Dec 1st, 2013
曾煒傑:「設計的範疇有點大, 不過這讓我想到Philips的slogan: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我們常做設計的就會知道, 當你把一個層面做好了, 另外一個層面可能就會不好了, 那我們就是在各個層面通盤的考慮下, 來把事情做一個最好的呈現。對我來說設計就是這樣子。」
Posted in Mr. Monday, 設計, 關於設計 on Nov 23rd, 2013
吳漢中:「我覺得設計某個程度是替一個時代做改變, 我想比起其他很多為時代做改變很瘋狂的人, 我們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角色。而設計就是改變這個時代, 無論你在任何的位置或是角色上, 以最後這個 Apple 的影片向這些為時代的前輩們以及所有勇敢做夢的人致敬。」
Posted in Mr. Monday, 設計, 關於設計 on Nov 18th, 2013
對於我來說設計是藉由創造事物來回答問題並且探索未來的可能。許多人都會好奇並用自己的一生來回答生命的意義。對於我做為一位設計師, 尋找事物被創造的原因, 就是設計的生命
Posted in Mr. Monday, 設計, 關於設計 on Nov 7th, 2013
在這個節目裡面, Mr. Monday 分別邀請了在各種不同領域創新持續創新的設計師, 希望透過不同領域的觀點, 來讓大家理解他們所從事的設計。而這五位邀請的來賓, 同時也是各個領域的新銳, 我們期待他們持續在各自的領域繼續發熱發光!
Posted in Mr. Monday, 設計, 關於設計 on Oct 31st, 2013
於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SCAD)學習互動設計,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互動科技組碩士,短期就讀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博士班。在 2010 年曾煒傑與幾位好友一同成立了「叁式」這個設計(刪除)團隊,擅長互動設計、視覺美學與軟硬體裝置等各種跨界整合執行的他們,開始了一段探索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團隊也持續活躍於國內外具指標性之重要藝術活動,包括台北數位藝術節、美國SIGGRAPH、巴西FILE國際電子語言藝術節、阿根廷TSONAMI國際聲響藝術節、荷蘭TodaysArt國際藝術節與英國World Stage Design世界劇場設計展等,為兼具商業創意與藝術能量的互動新媒體設計團隊。透過曾煒傑的雙眼,我們將一窺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未來!
Posted in Mr. Monday, 專欄, 設計, 關於設計 on Oct 25th, 2013
吳漢中為美國Duke University MBA,台大城鄉所碩士,現任我們創造事務所執行長,正在把個人代表著作《美學CEO》,付諸管理實踐。曾任職亞洲開發銀行、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社會企業若水國際等。具設計、管理與社會企業專業跨領域背景,用左右腦思考的顧問創業家,曾受邀至TEDxTaipei、富邦講堂、台灣設計師週論壇與台灣互動設計國際研討會等演講。可說是台灣在設計經濟上面重要的推動者之一!
Posted in Mr. Monday, 設計, 關於設計 on Oct 23rd, 2013
Mr. Monday (UIUI) 在 10/7當天, 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Intel-台大創新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詹力韋博士來分享他的人機互動研究的心得。如同依約的, Mr. Monday 在這邊幫大家做好了訪談內容整理。希望當天沒有參與到 Live 的各位, 可以藉由這個逐字稿了解詹博士的設計以及研究理念。 (FREEZIN 餐具組, Design by Hank & Maxwell) 這邊也順便宣傳一下 10/24 (星期四) 晚上 9:00 「設計的職人」第三彈節目, 我們將邀請到台灣設計新星賴忠平來跟我們分享他的設計思考方式, 這邊設計師特別提供了一組他們所設計且親筆簽名的FREEZIN 餐具組做為最後 Q&A 的禮物 (當天現場抽出一位), 請大家千萬別錯過囉! 以下是訪談要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