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Mr. Saturday
即使在經歷過兩千年的網路泡沫化之後,投入網路產業的人們似乎還是太樂觀了一點,在美國經濟環境因為信貸危機和油價飛漲而極度堪慮的情況之下,網路和 IT 產業併購和砸錢投資的風氣,卻好像上演逆勢上揚的情節一般,看不出來有一點點的經濟緊縮危機.加上今天又看到了 IBM 決定砸下 50 億美金併購加拿大的軟體公司 Cognos,讓 IBM 軟體事業版圖再度擴張.我怎麼感覺好像除了股市有反應,一個禮拜以來重摔了 10% 之外,砸大錢投資網路產業的投資人,怎麼好像一點都不痛不癢?當然啦,諸如 IBM 這種體質健全的傳統 IT 公司跟那些 Web 2.0 公司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只是網路產業最近的狀況,好像真的很多人錯估了情勢.
也許是 Google 的成功,給了大家一個典範.也許是 Facebook 的五千萬使用者,給了大家再一次掏金的希望.但是最近網路的一些壞消息,也是很值得我們借鏡和省思,首先是 Amazon 之前的獲利雖如預期,但卻無法支撐股市投資人給予他的高度期望,結果財報一公佈,股價馬上重挫;再來是上個月 eBay 因為 Skype 獲利能力不佳,結果只好下修對於 Skype 的投資價值,在財報上記上一筆九億多美金的損失.當初 eBay 可是砸了 26 億美金去併購 Skype,Skype 在 2007 年第三季大約為 eBay 帶來將近一億美金的營收,恩,聽起來很多,但是呢,不夠多.看看 Skype 被併購後的表現就知道了 (from Wikipedia)
Date | Total user accounts in millions |
Skype to Skype minutes in billions |
Skype Out minutes in billions |
Net revenue USD in millions |
---|---|---|---|---|
Q1 2006 | 95 | 6.9 | 0.7 | 35 |
Q2 2006 | 113.1 | 7.1 | 0.8 | 44 |
Q3 2006 | 135.9 | 6.6 | 1.1 | 50 |
Q4 2006 | 171.2 | 7.6 | 1.5 | 66 |
Q1 2007 | 195.5 | 7.7 | 1.3 | 79 |
Q2 2007 | 219.6 | 7.1 | 1.3 | 90 |
Q3 2007 | 245.7 | 6.1 | 1.4 | 98 |
雖然 Skype 一直穩定成長,使用者人數也達到兩億五千多萬人,但是獲利能力不如 eBay 的預期.沒辦法回本.
舉這兩個例子,不是要嚇唬大家,只是歷史總是會重演,而且有了這兩家電子商務大公司的前車之鑑,其實我們應該抱持更謹慎的態度來看待網路業,Amazon 和 eBay 不是做不好,他們做得很好,只是投資人和他們本身的期望都過高,才會有這種落差,而太大的落差則會使太多投資人失去信心,拔腿就跑,造成泡沫.看回 Web 2.0 的網路產業,使用者雖然代表流量,但是流量並不代表實際的金錢或是獲利.必須有 business model,流量才會轉變成金錢.為什麼說僧多粥少呢?因為現在網路上幾乎所有年輕網路公司的獲利模式青一色地都是寄望在線上廣告 (online ads),而問題就在於線上廣告的市場雖然一直在快速成長,但是並沒有大到可以撐起這麼多寄望於線上廣告的網路公司.根據最新的 IAB Internet Advertising Revenue Report,目前線上廣告的市場大約是 200 億美金.聽起來好像很多,但是 IAB 同時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兩百億美金的七成,是被美國前十大的網站給拿走 (應該不難猜到,這些網站就是 Google, Yahoo!, AOL, MSN 等等):
FH 2006 | FH 2007 | |
Top 10 | 71% | 70% |
Top 25 | 84% | 82% |
Top 50 | 94% | 91% |
而且更糟的是,看看上表,超過百分之九十是被前五十大網站給賺走,那 … 剩不到百分之十的 20 億美金,是有多少公司要搶著去分?加上美國經濟最近又可能面臨趨緩的命運,我相信線上廣告明年的成長,絕對會放慢很多,而且獲利還是會持續集中在少數的大公司那邊.最近看到許多新創公司獲得資金的挹注,都在數百萬到數千萬美元之譜,很顯然是過熱了,要是投資人還是這樣,砸錢的速度遠遠超過市場成長的速度,那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相信大家都可以料想得到.這個世界永遠都在尋找新的獲利模式,在網路產業上,Facebook 至少可以說是跨出了相當創新的一步,但其廣告方式的爭議性卻讓它的前景不明:成了,表示 Facebook 會帶走更多的廣告營收,敗了,表示新的模式還沒被找到,對於網路產業又是一次信心的打擊.似乎說來說去,對於倚賴網路廣告以求生存的新創小公司,怎麼說都是壞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分享出去給作者一點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