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Tube:看 YouTube 學英文
Posted in Mr. Monday, 關於網路產業 on Mar 31st, 2014
而 VoiceTube 所致力的事情, 就是把這件事情變簡單。既然 YouTube 上面已經有了許多有趣的英文影片, 許多影片也有中英字幕檔, 那 VoiceTube 所做的事情, 就是把這些影片變成英文學習的資源, 並且圍繞著這些影片建立起一些好用且方便的學習工具。
網路, 產業, 資訊, 觀察, 生活, 電影, 技術, 新知, 科技, 媒體, 趨勢, Web 2.0
Posted in Mr. Monday, 關於網路產業 on Mar 31st, 2014
而 VoiceTube 所致力的事情, 就是把這件事情變簡單。既然 YouTube 上面已經有了許多有趣的英文影片, 許多影片也有中英字幕檔, 那 VoiceTube 所做的事情, 就是把這些影片變成英文學習的資源, 並且圍繞著這些影片建立起一些好用且方便的學習工具。
Posted in Mr. Friday, 娛樂, 影片 on May 6th, 2010
真的是三分鐘內唷!(實際時間為二分十三秒) 以前一直不懂為什麼美國人這麼喜歡樂高,Youtube上還有一整票的樂高影片。但是看完這部濃縮版的星際大戰,突然也覺得樂高有趣了起來。 Mashable評論道:如果原版電影也這麼短就好了,否則當初我男朋友抓我去看西斯大帝的復仇時,我的怨言不會這麼多…。 註:本篇標題模仿自王立第二戰研所: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雖然跟本文無關,但也推薦閱讀該文。
Posted in Business, Google, Mr. Friday, Web 2.0, 專欄, 關於網路產業 on Jan 31st, 2009
Posted by Mr. Friday 〈註:本文已發表至Download!網路密技王No.8〉 最近半年來,打開電視新聞,如果不是在播報哪間公司快倒閉、哪間銀行負債累累,大概就是要播送股市一片慘率、投資人一臉沉重的模樣了。身處在號稱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當中,讓我們這些關心網路產業的人,也開始擔心起這會不會對才剛從達康泡沫中站起的Web 2.0產業造成大衝擊?其實標題的問句,幾乎已經可以改成肯定句了。 創投看壞、投資人沒信心 在2008年的10月份,金融風暴導致大銀行紛紛倒閉的同時,Wired雜誌就曾經以「The End of Web 2.0 ?」為題,預先警告大量仰賴創投資金生存的Web 2.0產業危在旦夕。 為什麼呢?Web 2.0產業裡的幾名佼佼者,例如Youtube、MySpace、Facebook、Digg、Twitter,雖然各自擁有大批死忠用戶,但是一直以來他們的獲利能力卻一直無法與用戶人數成正比,只能靠著Venture Capital募集來的資金維持主力營運;但是現在,這些幕後出資的大老闆們都自顧不暇了,哪還有餘力管得了這些Web 2.0網站?
Posted in Mr. Friday, 專欄, 新聞, 觀點, 關於媒體, 關於政治 on Mar 18th, 2008
Posted by Mr. Friday 最近在電視上看到西藏的新聞,感慨之餘,聽聞對岸政府為了『影響』輿論,已經將 YouTube 封殺,理由是不讓國內民眾接觸到西藏暴動的影片紀錄畫面。消息被封鎖,民眾自然只能聽信中央電視台的官方說法。 姑且不論 G F W 這次是否又能發揮它的功效,中共政府封殺 YouTube 的做法,讓我想到去年的一件新聞。以下摘錄自劉必榮教授的部落格: 國際新聞週報 5.27 – 6.3 5月27日,星期日,午夜,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關掉了與他唱反調的電視台卡拉卡斯電視台(Radio Caracas Television, RCTV),另外用政府的錢,資助成立另一家電視台 〈按: TVes〉。 查維茲行事一向走民粹作風,也經常引起爭議。但這次乾脆把反對他的電視台關掉,手段之粗暴、直接,令人咋舌。
Posted in Google, Mr. Saturday, Web 2.0, 專欄, 網路新聞, 關於網路產業 on Mar 13th, 2008
Posted by Mr. Saturday 「YouTube 是一個影音平台,要看影片就得叫使用者自己連到 YouTube 的網站去。」這件事情在使用者可以把 YouTube 的影片嵌入到自己的網頁上之後,早已經不是事實,現在網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得到網路出版者或是部落客把 YouTube 的影片透過簡單的 HTML 標籤引用到自己的文章內容去。然而各位是否注意過,除了把影片拿到 YouTube 以外的地方嵌入讓大家看之外,瀏覽者在 YouTube 以外的地方似乎跟影片本身沒什麼互動性可言,也就是說,如果瀏覽者想要對影片留下一些回應或是評價,就真的只能自己連到 YouTube 網站中這支影片的連結,才能進行這些動作。 現在情況完全改觀了,Google 今天在 Google Code 上面發表了 YouTube APIs and Tools,可以讓 YouTube 的影音平台整個開放出來,現在 YouTube 不再只是一個使用者的目的地,它已經變成一個徹底的網路服務。對於網路上的開發者們而言,可以透過這一套工具和 API 存取 YouTube 上面所有的影片和 YouTube 這個平台本身,簡單來說就是開發者現在可以掌握 YouTube 上面所有的影音內容,自由地去使用,而不再只是把影片嵌入自己的網頁這項簡單的功能而已。對於使用者而言,這就意味著他們在每個地方看到的 YouTube 影片,現在有了更強的互動性,可以直接留言或是留下評價,不需要再連回 YouTube 做這件事情,這些資料會透過這些 API 自動地傳回 YouTube 做彙整的動作。簡單舉例來說,網站開發者現在可以透過 API 做以下事情:
回顧YouTube的技術障礙為何吧!其一開始使用Apache伺服器(3、4 個月後不敷使用,改用Lighttpd),腳本語言使用Python,作業系統是Linux SUSE版本,資料庫使用MySQL,Flash 使用Flash 7的 Sorenson 編解碼技術(現行多數影音網站都已經改用flash 8的on2 VP6技術,解析度更好而且壓縮更佳,這也是為何YouTube相對來說比較糊,看比較)。除了Python可能在台灣比較不普遍,其他都是許多網站都在使用的工具。所以他們的技術障礙在哪裡?YouTube工程部經理 Cuous Do在西雅圖 Google tech talk談到 YouTube Scalability時,說他們致勝原則就在於Keep it simple,不用需要酷炫的新技術或是硬體,因為這樣一旦出問題,找不到資源可以解決,就算有,也會非常貴。使用Apache、MySQL的原因就是這個,它們發展很成熟、許多免費的套件,也有很多論壇討論,又免費。Do說當他們在應徵工程師時,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何Python夠快?」因為Python的執行速度並非最快,但是比起程式的執行速度,他們花更多時間在等待等待資料或其他的事情,但Python是一個修改夠快的程式。因此問題的「重點在於『夠 (enough)』,而不在於『好』」
*Flash 7 Soreson Spark 在2003.9 就已經釋出,Flash 8 on2 VP6 2005.9 釋出,YouTube則是於2005.2成立,大量影音網站的出現也是在2003-2006年間。
其實他們的競爭障礙在於不斷的Build- Design- Test的快速循環 與 堅持 。
Posted in Google, Mr. Saturday, 影片, 關於網路產業 on Feb 24th, 2008
Posted by Mr. Saturday Google Moscow 最近製作了一個推廣 Gmail 的廣告,內容雖然大家都猜得到,但是廣告的呈現方式倒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也許該叫做苦力廣告?